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例如工作紧张、人际冲突或学业负担,会增加做噩梦的频率。
焦虑症或者抑郁症患者常会出现反复的噩梦,这是情绪障碍的常见表现之一。
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如事故、虐待、战争等)的人可能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情况下噩梦往往与创伤记忆有关。
2.睡眠问题:
睡眠剥夺会导致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不稳定,这一阶段是噩梦最容易发生的时候。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或睡眠时间不足也会干扰正常睡眠周期,增加噩梦的可能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疾患可能间接引发噩梦。
3.药物及物质使用:
某些药物,包括抗抑郁药、降压药和戒断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干扰脑部化学物质平衡,从而导致噩梦。
吸烟、饮酒或摄入过量咖啡因也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间接诱发噩梦。
4.身体健康状况:
高烧、感染等疾病可能引起身体压力,从而触发更复杂的梦境甚至噩梦。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常伴随睡眠异常,容易出现噩梦。
5.外界环境刺激:
噪音、不适合的室温、光线过强等环境因素会使人惊醒并加深不愉快的梦境体验。
睡前观看恐怖影片或阅读令人紧张的内容可能增加噩梦发生几率。
长期反复的噩梦需要关注,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下降等问题。如已排除环境因素但情况持续,应考虑就医排查潜在的心理或生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