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腹部正中切口
腹部正中切口是最常见的切口形式之一,从剑突下到耻骨上方的纵向切开,便于充分暴露整个腹腔。其作用在于为复杂手术提供较大的视野,便于评估肿瘤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其他脏器的受累程度,同时为后续手术操作提供便利。
2.右侧或左侧腹部切口
用于局部或节段性结肠手术,例如右半结肠切除术或左半结肠切除术。此类切口更为局限,但能有效暴露特定区域的结肠及相关血管,减少因大范围切口造成的创伤。
3.横切口
横切口位于腹部横向,一般用于横结肠手术。此切口可以直接进入横结肠区域,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避免损伤其他不必要区域的组织。
4.腔镜手术工作孔切口
在微创手术中,通过几个小切口插入手术器械或摄像头,通常每个切口直径约0.5-1厘米。这些切口的作用分别为放置腹腔镜、操作夹持器械、分离组织以及取出标本。其中一个切口可能稍大,用于标本的完整取出。
5.辅助切口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完成肿瘤切除或者吻合肠道,需要增加辅助切口。例如,在腔镜手术中,可能需要额外的小切口进行手动操作或者肿瘤标本取出。
6.造口切口
如果患者需行结肠造口术,则会在腹壁创立一个造口切口,作为排泄粪便的通道。这个切口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位置,一般位于右下腹或左下腹。
手术切口的选择不仅与手术目标相关,还需考虑患者的体型、病灶位置以及病变范围。如果出现手术后感染、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应及时就诊以避免进一步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