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测量: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平均值。通常建议在诊所和家庭中多次测量,以确认是否持续升高。
2.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等。
尿液分析:用于评估肾脏功能。
电解质水平检测:钠、钾、钙等水平是判断体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指标。
肾功能检查:检查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血糖和脂质谱检查: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3.心电图: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检测是否有心律不齐或心肌缺血的迹象。
4.超声心动图: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可以帮助评估心脏肥大或其他异常。
5.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片:用于评估心脏和肺部的情况。
腹部超声:用于评估肾脏和其他腹腔器官的状况。
6.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持续监测血压变化,能够更准确反映日常血压波动。
7.眼底检查: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通过检查可评估血管健康状况。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为进一步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定期随访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