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更容易出现血压偏高的情况。这是因为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基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2.饮食习惯: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饮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研究表明,摄入过多钠(盐)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直接关系。低钾摄入也是一个风险因素。
3.体重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较高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1kg/m²,收缩压可能增加约1-2mmHg。
4.缺乏锻炼: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减弱,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帮助维持正常血压水平。
5.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分泌更多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可导致血管收缩,引发血压升高。
6.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壁逐渐变硬,这是高血压形成的自然风险因素之一。通常40岁以后,高血压的发生率开始显著上升。
7.吸烟和酗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压升高。酒精则在大量摄入时可导致血压波动和升高。
8.睡眠呼吸暂停:这是一个常被忽视的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夜间持续的低氧状态,引发血压升高。
及时监测血压并进行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需要考虑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管理体重和情绪等。如果高血压持续存在,建议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