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受伤后长期泡水应如何处理

2025-05-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病情分析:手部受伤后长期泡水可能会造成感染风险增加、伤口愈合延迟以及其他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停止长时间泡水:避免让伤口长期浸泡在水中,尤其是脏水或不洁的环境,因为这可能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引发感染。建议尽快取出手部,并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表面。

2.清洁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水源较为污染,可以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彻底清洗周围皮肤,但要避免直接接触开放性创面。

3.观察伤口状况:

如果出现红肿、流脓、疼痛加重或分泌物异味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

若伤口仅表现为暂时发白、起皱且无明显感染特征,可以先行简单处理,后续观察是否好转。

4.包扎保护:清理完成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固定好,以防二次污染。若需再接触水,应考虑佩戴防水手套或使用专用防水敷料。

5.保持干燥通风:尽量减少患处受潮时间,让伤口在干燥、透气环境下加速恢复。不建议频繁涂抹软膏或湿敷,除非有医生指导。

6.必要时用药:如伤口已有轻度感染,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抗菌药膏。如全身出现发热或其他严重感染表现,需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根据医生意见进行治疗。

7.定期更换敷料:每天至少更换一次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和周围皮肤的清洁。一旦发现敷料被污染,须立刻更换。

早期正确处理可以有效防止伤口恶化。如有任何异常变化或伤情未见改善,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