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抗结核药物中的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常见药物均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进入肝细胞,增加了肝功能异常和药物性肝炎的风险。
2.在临床实践中,约5-10%的患者会因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早期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者可能出现黄疸。
3.为降低肝损伤的风险,医生通常会同时开具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等,这些药物有助于增强肝细胞的防御能力和促进肝脏修复。
4.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水平。这种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肝损伤。
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监测和治疗,以有效预防和管理可能的肝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