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后为何会失明

2025-06-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白内障手术后失明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术中或术后的感染、视网膜剥离、黄斑水肿等,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

1.感染: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发生眼内感染,这是导致术后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通常在手术后几天内出现,表现为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红肿等症状。据统计,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大约为0.02%到0.05%。

2.视网膜剥离:白内障手术后,尤其是在高度近视患者中,视网膜剥离的风险可能增加。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3.黄斑水肿:这是另一种可能导致术后视力问题的并发症,通常会引起视力模糊或视力丧失。黄斑水肿常在手术后数周内出现,但通过药物治疗多数可以得到缓解。

4.术中并发症:包括晶状体碎片残留、玻璃体出血等,虽然发生率较低,但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影响视力。

5.其他因素:如术后过度炎症反应、眼压升高等,也可能导致视力损害。这些情况需通过医生评估和治疗来避免长期影响。

在白内障手术后,定期随访和遵循医嘱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现象。术后早期的适当护理和密切观察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