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舒适为主:患者处于临终阶段时,其身体可能非常虚弱。按摩力度应轻柔,重点在于放松肌肉和提供心理上的安慰,而非治疗性手法。
2.个体差异: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某些患者可能对触碰或移动感到不适,应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按摩方式。关注其面部表情、呼吸频率等以判断是否感到舒适。
3.症状管理:适当的按摩可以帮助减轻一些常见的症状,如疼痛、焦虑和失眠。应避免在存在伤口、骨折或肿胀的部位进行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4.专业指导:建议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或具有相关经验的家庭成员进行操作。他们能够更好地识别患者的需求并调整按摩技术。
5.沟通与尊重:即便患者可能无法言语,也应通过眼神、手势等方式保持沟通,确保其意愿得到尊重。家属也应参与决策过程中,以确保患者的感受和意愿被充分考虑。
按摩作为一种支持性照护措施,可以提升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务必小心施行,以避免不必要的不适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