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BMI指数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标准,通过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到。当BMI指数在18.5到24.9之间时被认为是正常范围;25到29.9为超重;30及以上则为肥胖。
2.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指标,正常血压一般指120/80mmHg左右。研究发现,每增加1个单位的BMI,收缩压可能增加0.7mmHg,而舒张压可能增加0.5mmHg。
3.肥胖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包括:脂肪组织过多可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肾脏功能;肥胖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有关,导致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内分泌改变如瘦素增加也可能促进血压上升。
4.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MI与高血压的风险成正比关系。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比正常体重者增加约两倍。
5.减少体重对控制血压有积极作用。研究显示,体重每减少1公斤,收缩压可下降1mmHg至2mmHg,舒张压也会相应降低。
管理体重、保持健康的BMI指数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和定期监测血压都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