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可能被破坏,导致某些细菌如艰难梭菌过度生长,从而引起腹泻。研究显示,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的概率约为5%到25%。
2.病毒感染:一些病毒性疾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引起暂时性的胃肠道不适。例如,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后,即便其他症状已经消失,仍可能出现短期腹泻,这通常持续数天。
3.饮食变化:在患病期间,饮食习惯可能发生改变,如摄入更多液体、少量多餐等,这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引发腹泻。
4.药物副作用:除了抗生素外,其他药物也可能导致胃肠道反应,包括某些止痛药和补充剂。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需要注意观察身体对药物的反应。
5.消化道功能紊乱:生病后机体免疫系统可能有所变化,影响消化道的吸收功能,导致腹泻。精神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加重这种情况。
如果在疾病恢复后持续发生腹泻,应密切观察症状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处理措施。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和调节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