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暴饮暴食: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会超过胃肠道的消化能力,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腹泻。研究显示,每餐摄入的食物应占每日总能量摄入的30%至35%为宜。
2.变质食品: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进而引起急性腹泻。统计表明,全球每年约有5亿人次因食源性疾病受到影响。
3.食物不耐受:某些个体对特定食物中的成分无法消化吸收,如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下,摄入相关食物后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据估计,全球约68%的成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4.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高脂、高糖食品会扰乱胃肠功能,增加患上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糖分摄入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量摄入易引起不适的食物,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伤食性腹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