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结构:选择低热量、高营养密度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例如,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能够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蛋白质类食物如瘦肉、鸡蛋和豆类也能提供较长时间的饱足感。避免摄入精制糖和高脂肪食品,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血糖水平的快速波动,进而诱发饥饿感。
2.餐饮习惯:定时进食可以稳定体内血糖水平,降低饥饿感。每天定时三餐,并适当加入两到三次健康的小吃,可以防止过度饥饿。同样重要的是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还可以给大脑充分时间接收到饱腹信号。
3.生活方式: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饥饿荷尔蒙,如瘦素和胃饥素。研究表明,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有助于控制体重和减少饥饿感。充足的睡眠对饥饿感的调节也至关重要,因为缺乏睡眠会影响荷尔蒙分泌,增大食欲。
4.心理因素:压力和情绪因素常常会引起非生理性的饥饿感。培养应对压力的方法,例如冥想、深呼吸练习或参与社交活动,可有效减少因情绪导致的饥饿感。
通过上述方法,肥胖者可以有效减轻饥饿感,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