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静脉溶栓: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阿替普酶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溶解导致脑梗死的血栓,从而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
2.机械取栓:对于较大的动脉闭塞,尤其是在病情较为严重或无法通过静脉溶栓充分改善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导管技术进行机械取栓。这种方法通常在症状出现后6至24小时内进行,但具体时间窗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药物治疗:为了防止进一步的血栓形成,通常会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抗凝剂。如果患者有高血压、高胆固醇或糖尿病,则需要同时管理这些危险因素,以降低复发风险。
4.控制生理参数:维持正常的血压、体温和血糖水平对于减少脑损伤和提高康复几率至关重要。必要时可使用降压药、胰岛素或其他相关药物来控制这些参数。
5.康复治疗: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以促进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6.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还需要提供呼吸支持、营养支持以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
突发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需要快速且多方位的医疗干预,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脑功能和减少长期残障。由于病情发展迅速,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