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不起会导致瘫痪吗

2025-06-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长期卧床不起可能导致瘫痪,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长期卧床会引发身体各系统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干预,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甚至瘫痪。

1.肌肉萎缩:长期卧床会导致骨骼肌缺乏足够的负荷和锻炼,从而导致肌肉组织的逐渐萎缩。通常在数周内就会出现明显的肌肉力量下降。

2.关节僵硬:长时间不活动会使得关节失去灵活性,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能变得僵硬,这进一步限制了活动能力。

3.骨质疏松:缺乏运动会导致骨密度降低,这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如果脊椎受到影响,也可能间接导致瘫痪。

4.心血管系统影响:长期卧床会削弱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5.神经系统影响:如果卧床的原因是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卧床可能加重病情,导致神经功能进一步减退。

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后果,应尽量保持适当的活动,即便是在卧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翻身、被动运动等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锻炼和康复训练。在长期卧床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并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