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准备工作
确保整个环境清洁,优先选择无菌操作台。
准备50毫升注射器、生理盐水(通常为0.9%的氯化钠溶液)、无菌手套、消毒棉签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
检查注射器和生理盐水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污染的材料。
2.评估患者状态
确认患者是否出现尿路梗阻症状,如排尿量减少、膀胱胀满或腹部不适。
若伴有发热、寒战或严重疼痛,应怀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此时需及时联系医务人员。
3.冲洗前的准备
戴上无菌手套,用酒精棉球消毒尿管连接处,尤其是导管与集尿袋接口的位置。
将尿管与集尿袋分离,并确保尿管末端朝向安全区域,避免残留液体污染周边环境。
4.注射器的使用
吸取约30-50毫升的生理盐水,轻轻推动活塞,确保盐水内无气泡。
连接注射器到尿管口后,缓慢推送生理盐水,观察是否有阻力。若遇到明显阻力,不可强行注入,以免造成尿道或膀胱损伤。
5.排除堵塞
如果注入顺畅,可通过反复推拉活塞动作形成负压和正压交替,帮助松动并移除堵塞物。
当尿管内排出混浊液体、血块或沉淀时,应持续冲洗直至返回液清澈为止,但冲洗总量通常不超过200毫升。
6.结束操作
冲洗完成后,将尿管重新连接至集尿袋,并再次确认连接处密封良好。
清理现场,用消毒剂处理污染物。记录冲洗过程,包括时间、所用盐水量及患者反应。
该方法仅作为一种短期干预措施。若多次冲洗后仍未解决堵塞问题,或患者症状加重,应尽快由专业医疗人员重新评估尿管置入情况。同时,一些特殊患者如存在泌尿系统肿瘤或手术史者,可能以防对局部组织造成额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