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排尿会释放氮和磷等物质,这些成分通常来自尿液中的尿素。以一个成年人一次排尿约300毫升计算,可能释放约10克尿素。尿素在水中分解后,会形成氨(NH₃),进而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即促进藻类过度生长,破坏水生态平衡。
2.在游泳池中,尿液中的尿素与消毒剂(如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副产物,如三氯胺。这种物质会刺激人的眼睛、鼻腔和呼吸道,有时还能引发哮喘症状。据研究,一个标准游泳池内的水中可能有数百毫升至几升尿液,成为这些有害副产物的重要来源。
3.如果排尿者体内存在某些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尿液扩散到水体中,增加感染风险。例如,某些寄生虫、病毒或细菌可能直接通过污染的水进入他人体内。但这种传播路径较少见,因为大多数病原体不会通过尿液高效传播。
4.在自然水域中,如河流或湖泊,大量人群排尿可能对周围生态系统产生更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封闭或流动性差的水域,由于污染物难以稀释或分解,长期积累可能影响水中动植物及周围环境。
避免在水中排尿有助于减少水体污染和化学物质的生成,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同时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