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询问病人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以及是否有结核病接触史。体格检查包括肾区压痛、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等。
2.尿液分析: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沉渣,寻找红细胞、白细胞或蛋白质的异常变化。若出现无菌性脓尿,应考虑结核的可能。
3.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见肾脏阴影、钙化、输尿管狭窄等改变。
B超声检查:用于观察肾脏形态及输尿管病变,如积水、脓肿。
CT扫描:提供详细的横断面影像,显示肾脏实质病变和输尿管梗阻。
4.尿结核菌培养:收集晨尿样本进行结核菌培养,是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培养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周才能获得结果。
5.核酸扩增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尿液中的结核菌DNA,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快速帮助诊断。
6.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血清学检查以了解全身感染状态,尿路造影检查以评估尿路形态和功能。
及时发现和治疗泌尿系统结核可有效防止合并症发生,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