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血糖水平:人体通过消化食物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在70-100毫克/分升。当进食不足或时间间隔较长时,血糖水平会下降,导致大脑和肌肉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引发虚弱感。
2.胰岛素反应: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饥饿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减少,这使得储存在肝脏中的糖原被分解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但如果储备耗尽或者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人群,会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和虚弱现象。
3.激素变化:饥饿时,身体会分泌一些反应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供能,但也可能导致心率加快、情绪波动等,进一步加剧虚弱感。
4.代谢变化:长期饥饿会迫使身体进入一种节约能量的模式,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供应不足,身体活动能力自然减弱,表现为虚弱无力。
避免长时间不进食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稳定,减轻饥饿带来的虚弱感。在日常饮食中,保持规律的用餐时间,以及摄入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避免这种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