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因素:
健康的运动员由于长期的体育锻炼,增强了心脏功能,心率常低于60次每分钟。
睡眠状态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得心率减慢。
2.病理性因素:
窦性心动过缓:窦房结放电频率下降,常见于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或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使用者。
房室传导阻滞:电信号在心房到心室之间受阻,可能是先天性,也可能继发于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可导致代谢降低,引发心动过缓。
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升高时,会影响心肌细胞膜电位,造成心脏传导系统抑制。
3.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以及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会直接作用于心脏,降低心率。
心动过缓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治疗,关键在于是否伴随症状,例如头晕、乏力、胸痛或晕厥。如果心动过缓引起症状或危及生命,则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