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暴露史调查:需要确认是否有被可疑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黏膜的经历。这是判断病毒暴露风险的关键一步。
2.临床症状: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恐水、恐风、肌肉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
3.实验室检测:
脑脊液检查:可以通过腰椎穿刺取样,分析脑脊液中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或改变。
血液检测:可以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但通常在晚期才会阳性。
唾液或皮肤活检:通过PCR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可以帮助确诊。
4.影像学检查:CT或MRI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但对直接诊断狂犬病帮助有限。
即便如此,狂犬病一旦症状出现,几乎是不可逆的。任何有暴露风险的人群,应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理,包括清洗伤口和注射疫苗。提前预防和及时干预是保护健康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