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过敏反应:磺胺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3%至5%。这些反应可以表现为皮疹、荨麻疹,严重者可导致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这些严重的皮肤反应虽然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危及生命。
2.血液系统异常:该类药物可能导致血液系统的变化,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与骨髓功能衰竭相关。溶血性贫血尤其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患者中更易发生。
3.肾脏损伤:长期使用或高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可能导致结晶尿,进而对肾脏造成损伤。这是由于磺胺类代谢产物在尿中溶解度低,容易形成结晶,从而引发尿路阻塞和肾功能损伤。
4.消化系统反应:患者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这些一般较为轻微且暂时性。
5.肝脏损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脏毒性反应,如黄疸和肝功能异常,这通常与剂量有关。
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对于有过敏史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更加谨慎。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