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保守治疗
物理治疗:如牵引、热敷、电疗等方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并减轻神经压迫。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小剂量激素类药物或神经调节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康复训练:通过强化核心肌群和颈部肌肉的力量来维持脊柱稳定性,减少症状复发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增加适当的颈部活动,比如每隔30-40分钟起身活动一次。
颈托使用:在急性期可以短暂佩戴,但不宜长期依赖,以免导致肌肉萎缩。
2.微创或手术治疗
微创介入:如射频消融术,通过穿刺针对受压神经及椎间盘组织进行治疗,损伤小且恢复快。
手术治疗:对于明显神经压迫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手术解除神经压迫。例如椎间盘切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这些方式因个体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由专科医生评估决定。
3.预防措施
日常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颈椎的功能锻炼,例如游泳和瑜伽。
注意枕头高度和硬度的选择,一般头部保持水平状态较为合适。
避免反复的颈部局部损伤,如突然转头动作。
颈椎健康与日常习惯密切相关,早期识别症状、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持续性疼痛或麻木,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