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依据临床表现判断大致病变区域
神经根受压:表现为单侧上肢或手部疼痛、麻木,甚至肌力下降。不同神经根对应的症状可帮助初步判断病变节段,例如C5神经根受压时可能出现肩部和肱骨外侧疼痛或乏力。
脊髓受压:可能出现双侧肢体麻木、无力及行走障碍,提示脊髓型颈椎病,需要关注多段病变。
2.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
X线片:可以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是否存在不稳定或畸形。
CT扫描:精确显示骨质增生、钙化、椎间孔狭窄等结构改变。
磁共振成像:是评估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和脊髓受压的首选方式,可清晰辨别病变位置和范围。
功能性影像如动态X线:用于判断节段的不稳性。
3.结合电生理检查辅助定位
通过肌电图和神经传导试验可以分析神经受损部位及程度,对于症状复杂或多节段病变者尤为重要。
4.根据手术指征选择具体段位
单节段病变:直接针对症状最显著的一段进行手术。
多节段病变:优先处理引起主要症状的段位,同时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是否需联合处理其他受压段。
5.术中确认进一步优化定位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荧光透视等实时影像技术再次确认具体段位,以确保操作精准。
术前应充分评估病情并与患者沟通,以降低术后复发及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