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丹参:丹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之一。研究表明,丹参能显著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抗凝的作用。丹参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氧的效果。
2.红花:红花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能力。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粘稠度,同时还有助于疏通经络,减轻疼痛。
3.川芎:川芎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风湿痛等症状。它能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并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
4.桃仁:桃仁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能够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动,预防血栓形成,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5.乳香和没药:这两者常配伍使用,具有较好的活血定痛作用,可用于跌打损伤、淤血疼痛等情况,也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凝作用。
在使用上述中药时,需注意个体差异与药物的适应症,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正常的凝血功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期或正在服用其他抗凝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