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运动类型:建议选择低冲击性、有氧的活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自行车。这些活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对肌肉的负担相对较小。力量训练也可以进行,但应当以轻重量、多次数为原则,逐渐增加负荷。
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应保持在中等强度,即运动时可以感到轻微出汗和稍微气喘吁吁,但仍然能够交谈。心率可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至70%。最大心率可通过“220减年龄”来粗略估算。
3.运动频率:每周进行3至5次运动,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运动时间与频率应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增加,不宜骤增运动量,以免导致肌肉过度疲劳。
4.热身和放松:每次运动前后都应进行充足的热身和放松活动。热身可以帮助提高身体温度,增加肌肉柔韧性;而放松则能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紧张,减少酸痛的发生。
5.监测症状:在运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肌肉无力加重、严重的疲劳感或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
对于肌炎患者,适度的运动对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是有益的。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结合充分的休息与营养摄入,有助于病情的管理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