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用于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再次中风风险。
溶栓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如果在发病后的3-4.5小时内,可以考虑使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
控制危险因素的药物: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慢性疾病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有效控制。
2.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通过专业的物理治疗师进行针对性的肢体功能训练,促进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的恢复。
作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和饮食。
言语治疗:如果中风影响到语言功能,言语治疗师可以提供语言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3.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整: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中风的风险,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关键步骤。
规律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但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和形式。
4.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中风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抑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社交支持:家庭、朋友的关爱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中风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建议,对于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