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脱髓鞘改变指的是大脑白质中的髓鞘(保护神经纤维的物质)发生了损伤或丧失。双侧额顶叶表示这种改变发生在大脑的额叶和顶叶的两侧区域。
2.成因:
多发性硬化症: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脱髓鞘病灶形成。
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如脑小血管病,也可能造成类似的脱髓鞘改变。
感染和炎症:某些病毒感染或慢性炎症状态可能引起脱髓鞘变化。
代谢或毒性因素:如维生素B12缺乏或暴露于某些毒性物质亦有可能导致脱髓鞘改变。
3.临床意义: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诊断工具:磁共振成像(MRI)是主要的诊断工具,通过影像可以清晰辨别脱髓鞘病灶的位置和大小。
进一步检查: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因。
4.治疗和预后:
针对病因治疗:如多发性硬化症可使用免疫调节剂,代谢原因则需补充相应营养素。
支持疗法:包括康复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等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防止病情进展。面对双侧额顶叶点状脱髓鞘改变,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评估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