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脾肾亏虚、湿热瘀阻等因素有关。通过辨证施治,可以选择适当的中药和针灸方法来调理体质、改善症状。
2.中药治疗:
1)常用中药:茯苓、黄芪、党参、白术等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
2)根据个体情况配伍:如脾虚湿盛者,可用参苓白术散;湿热内蕴者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等。
3.针灸疗法: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体内气血循环,促进肾功能恢复。常用穴位包括关元、太溪、足三里等。
4.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调理: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治疗膜性肾病应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应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