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抗胆碱能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膀胱平滑肌的过度活动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常见药物包括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等。研究显示,大约60%患者在服用后症状有所改善。
2.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通过松弛膀胱逼尿肌,从而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尿频和尿急。米拉贝隆是一种常用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据临床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后症状减轻。
3.激素替代疗法:对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尿失禁。局部应用雌激素乳膏能够改善尿道和膀胱的功能,但需谨慎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能增加某些健康风险。
4.α-阻滞剂:适用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失禁。通过放松前列腺和平滑肌,α-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能促进排尿,减缓尿失禁现象。临床研究表明,约50%-60%的男性患者在使用后排尿困难得到显著缓解。
5.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如去氨加压素,通过减少夜间尿量从而改善夜间尿失禁。研究显示,使用去氨加压素后,大约有30%-40%的患者夜间尿失禁症状显著改善。
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应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饮水时间、膀胱训练和盆底肌锻炼。保持定期随访,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