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肝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经湿热所致的症状,如黄疸、口苦咽干、目赤肿痛等。每日用量一般为3-6克。
2.栀子:广泛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适用于肝火旺盛引起的头痛、目赤肿痛及黄疸等。每日用量通常为6-10克。
3.黄芩:具备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湿热泻痢及肝火上炎等。每日用量一般为9-15克。
4.夏枯草:主要用于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对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高血压等有显著疗效。每日用量通常为9-15克。
5.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肿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肝火亢盛引起的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等症状。每日用量一般为9-15克。
以上药物在使用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和搭配,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