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评估漏气程度:对于轻度漏气情况,可以通过定期胸部X光片或CT扫描监测,以了解肺复张情况及漏气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少量漏气在数日内会自行闭合。
2.引流处理:中度至重度漏气,往往需要通过胸腔引流管进行及时引流。同时需确保引流管的位置正确,并保持引流系统畅通,以防止空气滞留于胸腔内。
3.药物治疗: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给予支持性治疗如镇痛药、补液等。适当使用促进肺泡扩张和愈合的药物(如高渗盐水雾化)也可能有所帮助。
4.手术干预:如果漏气持续时间超过7-10天且无明显好转迹象,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例如,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或者开胸手术,旨在修补漏气部位。
5.患者状态监测:密切关注术后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有恶化迹象,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康复支持: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练习和使用肺功能训练器,有助于促进肺复张和改善肺通气功能。适当的活动和营养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早期识别并处理肺术后漏气,对于恢复顺利与否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复查,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