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溶栓时间窗:溶栓治疗应在症状发生后的4.5小时内进行,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2.药物选择:阿替普酶是一种常用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静脉注射。其使用需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通常为0.9毫克/千克,总剂量不超过90毫克。
3.使用监测:溶栓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及时发现潜在出血等并发症。
4.禁忌症:存在某些禁忌症时不可使用溶栓治疗,如近期有严重出血、活动性内出血或已知的出血倾向等。
5.后续治疗:溶栓成功后,患者需要继续接受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以预防再发事件,并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
早期识别脑梗塞症状并迅速就医是成功溶栓的关键,应积极遵循上述原则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