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变部位:
眼翳是指角膜的病变,通常表现为角膜透明度下降或出现混浊。它可能由感染、外伤或炎症引起,导致角膜表面形成瘢痕或色素沉着。
白内障是晶状体的病变,指晶状体因老化、遗传、外伤等原因逐渐变得浑浊,削弱光线进入眼睛的能力。
2.临床表现:
眼翳会使角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色斑块,遮挡部分视野,但多数情况不会完全阻挡视力。视觉模糊程度取决于翳子的大小和位置,若位于瞳孔区,会直接影响视力。
白内障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视物模糊或眩光,随着晶状体浑浊程度加重,会导致视力显著下降,严重者甚至接近失明。
3.视觉影响特点:
眼翳的视觉损害多为局限性,患者通常保留大部分正常视野。
白内障的视觉损害则伴随整体视野质量下降,常描述为看东西像隔着一层雾或毛玻璃。
4.治疗方法:
眼翳的治疗因病因而异。例如,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滴眼液,严重瘢痕可能需要角膜移植手术。
白内障的根本治疗只能通过手术,将浑浊的晶状体置换为人工晶体。药物干预无法逆转晶状体的浑浊。
病变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均不同,应根据具体症状和诊断结果选择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