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基础代谢率的降低:在减肥过程中,由于体重减少,身体所需的能量也随之减少。基础代谢率是维持生命基本功能所需的能量消耗,它会随着体重的下降而降低,从而导致对能量的需求减少。减少食物摄入后不容易感到饥饿。
2.胃容量和激素水平的变化:长时间控制饮食会导致胃的容量缩小,进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也能够满足身体的需求。同时,饥饿激素(如胃饥素)和饱腹激素(如瘦素和胰岛素)的平衡也会发生变化,使得个体对饥饿的感知减弱。
3.饮食构成的调整:在减肥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高纤维、低热量且营养丰富的食物。这类食物通常具有较高的饱腹感,可有效延缓胃排空速度,抑制过度进食的欲望。
4.心理因素和习惯的形成:持续的饮食控制训练了个体的意志力,并且改变了其对饥饿的认知和反应。在逐渐适应新的饮食模式后,原本可能被视为正常的食量减少不再引起明显的不适或饥饿感。
在减肥过程中,除了观察体重变化,也要留意身体信号,确保营养均衡和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