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细菌性心内膜炎:
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具体用药选择依赖于血培养结果以及确定的细菌种类。
通常需要长达4至6周的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以确保完全清除感染。
常用抗生素包括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2.真菌性心内膜炎:
由于真菌感染较难治愈,通常需要使用强效的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
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与手术一同进行,尤其是在伴随心瓣膜损伤或功能异常的情况下。
3.辅助措施:
严格监测感染指标和心功能变化。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包括剂量和疗程。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同时应关注潜在并发症并根据病情发展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