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位调整:在椎管内麻醉后,可以通过适当抬高下肢来增加静脉回流,从而帮助维持血压。这种方法可有效暂时缓解血压下降的症状。
2.补液治疗:快速输注晶体或胶体溶液可以增加循环血容量,从而提升血压。通常情况下,可以开始给予500-1000毫升的晶体溶液,并根据反应进行调整。
3.药物干预:若体位调整和补液未能有效提高血压,可考虑使用升压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脱氧肾上腺素或麻黄碱,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剂量。
4.持续监测: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需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应注意观察其他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他潜在问题。
综合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管理椎管内麻醉过程中的血压下降问题,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安全。在处理过程中,需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灵活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