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正常值一般为0~40U/L,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2.谷草转氨酶:与ALT类似,也是肝细胞损伤的标志,但在心肌和骨骼肌中也有分布。正常值通常为0~40U/L。AST/ALT比值大于1,可能提示慢性肝损害或其他器官受损。
3.总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包含白蛋白和球蛋白两种成分。正常范围为60~80g/L,偏低可能表明肝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
4.白蛋白:由肝脏合成,用于运送物质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为35~50g/L,降低多见于重症肝病或肾病。
5.球蛋白:由免疫系统合成,与机体免疫状态相关。正常值为20~30g/L,升高可能提示慢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白球比值(A/G):即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正常范围为1.2~2.5。若比值倒置,需警惕肝硬化或慢性肝病。
7.总胆红素:反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正常值为5.1~17.1μmol/L。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溶血或胆道阻塞。
8.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中的结合型成分相关,正常值为0~6μmol/L。升高多见于胆道疾病或肝细胞损伤。
9.间接胆红素:为总胆红素减去直接胆红素后的数值,升高提示溶血或肝细胞摄取能力异常。
10.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肝、骨等组织,正常值为40~150U/L,升高常见于胆道阻塞、骨病或某些肿瘤。
11.γ-谷氨酰转肽酶:是胆汁淤积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10~60U/L,升高多与酒精性肝病、胆管疾病或药物相关。
肝功能11项的检查较为全面,对筛查和诊断肝脏疾病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检查前应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和服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