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调整饮食结构:
少量多餐,每日进食4至6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肠道负担。
避免高脂肪、高糖分及难以消化的食品,如油炸食品、全脂奶制品以及豆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
补充优质蛋白质,比如鱼肉、鸡肉、鸡蛋等,并搭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或面条,同时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量。
2.改善肠道菌群:
有针对性地补充益生菌制剂,可选择含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的产品,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等,但应逐渐增加用量,避免突然摄入过多导致胀气加重。
3.促进消化功能: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消化药物,例如含有胰酶、淀粉酶等成分的消化酶制剂,帮助分解食物。
针对胃切除后可能出现的营养吸收障碍,可以考虑额外补充维生素B12、铁剂或叶酸等,确保营养均衡。
4.评估排气问题:
如果排气伴随腹痛、腹泻或体重显著下降,应警惕是否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可通过呼气试验、粪便检测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若症状持续,建议进一步检查肠道功能,排除吻合口炎症、梗阻等手术相关并发症。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每天适量运动如步行30分钟,有助于改善肠蠕动。
减少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心理状态波动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症状。
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采取个性化方案,根据具体病情调整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