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培唑帕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与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相关的多种受体,从而控制癌症的发展。
2.在临床研究中,有些患者在治疗开始后的4至6周内就能观察到肿瘤缩小的迹象。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在相同的时间框架内看到效果,这取决于个体的病情、身体对药物的反应及其他健康状况。
3.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常用于评估治疗效果,通常每8至12周进行一次。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肿瘤是否有缩小趋势,进而确定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在使用培唑帕尼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高血压、腹泻、手足综合征等,需要定期监测并与医生沟通以调整剂量或处理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