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验光检查
必须进行医学验光,尤其是考虑到小学生的眼睛屈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可能存在假性近视的情况。通过散瞳验光能更准确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从而决定是否需要配镜。
通常建议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全面视力检查,以便跟踪近视发展情况。
2.镜片选择
镜片度数要根据验光结果确定,不可过矫或欠矫。一般以矫正到看清5.0视力表上的字母为准。对于高度近视者,可以适当减少0.25-0.50度防止视疲劳。
应优先选用树脂镜片,这种材料较轻且抗冲击性强,更适合活泼好动的儿童。还可以选择防蓝光镜片以减少电子屏幕对眼睛的刺激,但需谨慎使用,遵医嘱决定。
对于散光的小学生,需要结合散光轴位精确计算镜片参数,确保矫正效果。
3.镜框选择
镜框重量要尽量轻,鼻托部分贴合脸型且舒适,以避免压迫鼻梁。
镜框大小应与眼睛瞳孔距离相匹配,否则容易导致光学中心偏差,影响矫正效果。
材料宜选择柔韧性好的塑料或钛金属框架,既耐用又安全。
4.佩戴和后续调整
小学生刚开始佩戴眼镜时,可能会感到不适,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如果长时间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现象,应及时复查调整。
佩戴后需定期复诊,观察近视度数变化是否稳定,尤其是每半年左右进行一次检查。
科学配制眼镜能够有效矫正视力但无法根治近视,因此应同时注重控制近视加深的措施如合理用眼、保持良好读写姿势、增加户外活动和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