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针灸对疼痛控制的作用:研究表明,针灸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刺激释放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如内啡肽,从而缓解癌症相关的骨痛。在一项针对癌症疼痛的研究中,超过70%的患者报告针灸治疗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效果因人而异,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2.对并发症和心理健康的改善:一些证据显示,针灸可能有助于减轻骨转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同时改善睡眠质量。骨转移患者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针灸作为综合管理的一部分,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舒缓作用。
3.安全性与禁忌:对于骨转移患者,特别是存在严重骨质破坏或骨折风险者,应谨慎选择针灸穴位和手法,以避免诱发骨损伤。如果病变区域存在感染、溃疡等情况,则不宜进行针灸。
针灸仅能作为辅助手段,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而非根本治疗方法,必须联合放疗、止痛药物以及内分泌治疗等现代医学手段开展综合管理。在具体应用之前,应咨询主治医生以评估是否适合实施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