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与围绝经期相关的原因
女性进入40岁后,通常会逐渐接近围绝经期,此阶段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明显。激素失衡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从而导致月经量增加。围绝经期的月经异常常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不规律或经血量过多。
2.子宫疾病的可能性
(1)子宫肌瘤:这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导致月经量增多,尤其是黏膜下肌瘤,直接影响子宫内膜形态。
(2)子宫腺肌症:这种病理状态常发生于育龄末期,伴随痛经和月经量过多,可能与子宫壁厚度异常有关。
(3)子宫内膜息肉:可引发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经血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3.全身性因素
(1)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均可能导致经血量过多。
(2)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都可能干扰月经周期,进而导致经量变化。
4.药物相关
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或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量异常。某些补充雌激素类药物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增生,引起大量出血。
5.其他需要排查的问题
如果经血中存在较多血块或伴随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等),需特别注意是否为病理性出血。罕见情况下,还需考虑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如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
建议尽快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及必要时的血液检测明确原因,避免长期失血引发贫血或耽误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