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原发性多汗症:通常发生在局部部位,如手掌、足部、腋窝等,最常见于青春期开始,并且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关。此类多汗症通常没有明显的病理原因。
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约3%的人口受到影响。
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约30%-50%的患者有家族史。
2.继发性多汗症:由其他疾病或状况引起,包括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疾病、感染等。
糖尿病、甲亢等代谢疾病常见导致多汗。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可能诱发多汗。
肿瘤、心脏病、情绪障碍等也可能是潜在原因。
治疗多汗症的方法多样,需依据病因和患者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案:
1.局部治疗:
外用药物:含铝盐的止汗剂是常见的首选,效果显著,可减少汗液分泌。
离子电渗疗法:通过水中微弱电流作用于皮肤,抑制汗腺分泌,适用于手掌、足部多汗症。
2.全身治疗:
口服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暂时减少全身的汗液分泌,但副作用较多,如口干、便秘等。
注射肉毒毒素:有效阻断神经信号传递,减少局部汗液分泌,通常维持数月。
3.手术治疗: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通过切除或钳夹特定的交感神经,达到长期控制多汗的效果,适用于重度手掌多汗症。但可能伴随代偿性出汗风险。
4.生活方式调整:
穿着透气、宽松衣物,有助于减少出汗不适。
避免辛辣食物、热饮等诱发因素。
多汗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了解病因、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是管理多汗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