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发病机制: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的缓慢破坏所致。随着年龄增长,软骨中的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等关键成分减少,使得软骨逐渐变薄、失去弹性和缓冲能力。
2.流行病学:此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10%至20%受到影响。
3.风险因素:
年龄:老龄化是最显著的风险因素。
性别:女性在绝经后更易患上此病。
肥胖:体重增加会加重膝关节负担,加速软骨磨损。
既往损伤或手术:膝关节曾经受过创伤或外科手术的人容易患病。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4.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感到关节疼痛,通常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晨起或久坐后常出现关节僵硬,偶尔伴随肿胀和运动范围的减小。
5.诊断与治疗:诊断通常基于症状、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治疗包括药物控制疼痛、物理治疗以增强肌肉力量、体重管理以及严重情况下进行手术干预如关节置换。
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退化性疾病,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积极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减缓其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