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发病机制: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摩擦增加会引起疼痛及进一步的关节损伤。这一过程可能还涉及软骨下骨的硬化和滑膜的炎症反应。
2.常见症状:患者通常会经历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受限,尤其在早晨或长时间不动后症状明显。活动后疼痛可能加重,但经过休息可暂时缓解。
3.影响因素:年龄是重要的风险因素,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肥胖、关节过度使用、遗传因素和既往关节损伤均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诊断方法:诊断通常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X线片可以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等特征。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软骨损伤程度。
5.治疗方式: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为目标,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理疗、生活方式调整(如减轻体重)以及严重情况下的手术干预。
关节退行性变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锻炼是预防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