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昼夜节律紊乱:人体内在的生物钟或昼夜节律是由自然光照调节的。夜班工人通常在晚上工作,白天睡觉,这与自然光暴露不匹配,从而扰乱了生物钟。这种紊乱可导致睡眠质量差、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2.睡眠不足:夜班工人在日间睡眠时,受到环境噪音、光线等因素影响,往往难以获得足够深度和时长的睡眠。据统计,夜班工人的总睡眠时间平均比日班工人少1-2小时。
3.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研究指出,夜班工作者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一项研究显示,长期夜班工作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正常作息人群高出约30%。
4.代谢紊乱:夜班工作者由于饮食和运动习惯的改变,容易出现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一项调查显示,夜班工作与肥胖风险增加20%有关。
5.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夜班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与日班工作者相比,夜班工作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出约40%。
进行夜班工作需谨慎考虑其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尤其是长时间维持这种作息模式可能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帮助改善夜班工作的健康影响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分的锻炼,以及尽量优化睡眠环境以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