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可能引发梗阻和感染
输尿管结石可能阻塞尿液的正常流动,虽无痛感,但仍可能造成肾积水,进而影响肾功能。长期梗阻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肾损害。尿液滞留还会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风险,表现为尿频、尿急、发热等症状。
2.是否出现隐匿性损害
研究显示,超过5毫米的输尿管结石有较低自排概率。即使患者没有疼痛,长时间存在的结石可能对尿路上皮造成慢性刺激,增加形成尿路狭窄或息肉的风险。同时,这种反复刺激也可能引起微量血尿,即便肉眼不可察觉,仍需通过化验检查发现。
3.避免未来急性并发症
部分患者在早期无症状,但若结石突然移位,可能引发急性输尿管绞痛,表现为剧烈腰腹部疼痛。对于当前无明显不适的结石患者,需预防潜在突发情况。
4.治疗方式选择
治疗决策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及个体因素。如果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梗阻迹象,可密切观察,鼓励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大于5毫米或伴有梗阻、感染者,则建议介入治疗,如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内镜手术。
输尿管结石即使缺乏疼痛感,也可能隐藏较大健康风险,应结合医生评估定制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