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结节大小:
小于5毫米的结节常难以通过影像准确区分性质,这种情况下影像报告可能仅描述其位置、大小,而不详述性质。
大于8毫米的结节通常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评估甚至病理学分析来判断性质。
2.影像特征:
如果结节边缘清晰、形状规则、内部密度均匀,则倾向于良性。
若结节表现出毛刺状边缘、分叶状改变或内部出现钙化影等特殊征象,可能提示特定疾病性质。但这些特征的缺乏,使得影像学难以明确性质。
3.临床背景:
患者是否存在长期吸烟史、职业暴露、有无癌症家族史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对肺结节性质的评估。
症状表现,例如是否伴随咳嗽、咯血或体重下降,也可提供间接线索。
4.动态观察:
对性质不明的小结节,通常建议随访复查CT,观察其变化情况。如果在随访中结节增大、形状改变或密度增加,则需更详细检查。
5.补充检查:
PET-CT可用于评估活性,若提示异常代谢增高则需警惕。
必要时采取穿刺或手术活检以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
无论影像报告是否明确肺结节性质,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后续处理,包括制定针对性的检测和随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