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狭窄病情为何需要进行两次手术

2025-04-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狭窄需要进行两次手术的原因通常与治疗流程和疗效保障有关。第一次手术通常用于解决紧急问题或暂时恢复尿液引流,第二次手术则是针对根本病因进行修复或重建。

1.第一次手术: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

输尿管狭窄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增加肾脏压力,引发肾积水甚至肾功能损害。为了迅速改善这种情况,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第一阶段的手术,例如放置输尿管支架或经皮肾造瘘管。这一手术目的是缓解梗阻、保护肾功能,但并未直接处理狭窄部位。

临床上发现,约50%以上的严重输尿管狭窄患者在急性期可能面临肾积水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干预以防止不可逆的肾功能受损。

2.间歇期:评估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在第一次手术后的几周至几个月内,医生通常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静脉尿路造影)和功能评估(如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全面了解狭窄的具体位置、长度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这段时间也为患者提供了身体恢复的机会,从而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

3.第二次手术:根治性治疗

第二次手术主要针对输尿管狭窄的根本问题进行治疗,例如切除狭窄部位并重新吻合输尿管,或通过腔内手术扩张狭窄。对于某些复杂病例,可能需要采用更高级的技术,如输尿管替代或重建。这类手术的成功率通常较高,研究显示超过80%的患者可恢复正常尿路功能。

有感染、炎症或其他原发疾病的患者,其手术方案可能更加复杂,因此多阶段的治疗能够确保整体效果和安全性。

采取两次手术的目的在于平衡紧急干预和长期疗效,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