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影像学评估:对于发现肺结节且伴随支气管截断的情况,首先需要进行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这种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特征以及与周围结构(如血管、支气管)的关系。毛刺征象和支气管截断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影像指标,应进一步明确结节的生长速度,建议根据Fleischner协会指南确定随访间隔和观察周期。
2.功能评估与危险分层:
年龄大于40岁、吸烟史、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石棉或氡气)、既往肿瘤史等都是风险增加的因素。
PET-CT可以通过结节代谢活性(SUV值)进一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但代谢活性增高需要结合具体症状和其他影像学证据综合分析。
3.诊断性操作:当影像学高度怀疑恶性或支气管截断明显影响呼吸通畅时,可选择以下诊断方法:
经支气管镜活检,通过支气管镜获取可疑病变的组织样本,明确诊断,同时排查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病变。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适用于周边肺结节且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情况。
对于靠近肺门或侵犯大气道的病变,可辅以纵隔镜检查。
4.治疗选择:
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并可手术,则应尽早实施手术切除,常见术式包括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视病变范围和患者肺功能而定。
对于已不适合手术的病例,可采用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根据病理类型(如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制定个体化方案。
若因支气管截断造成严重通气障碍,可能需要介入手术,例如支架植入以维持气道通畅。
出现这类情况时,应积极采取多学科联合会诊模式,包括呼吸科、胸外科和肿瘤科共同讨论,制定最优方案。